关于异质结

  • 当前位置 >>
  • 关于异质结 >>
  • 异质结介绍

异质结介绍

异质结电池--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光伏产品

  • 1990年日本三洋公司首次披露了命名为HIT的太阳能电池,其结构是用氢化非晶硅叠层钝化晶体硅表面,形成异质p-n结,并避免了金属电极和硅的直接接触,实现了p-n结、背场、金属接触全面积钝化;
  • 2014 年三洋公司汲取美国 SunPower 公司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IBC(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)的优点,将 HIT 技术与 IBC 技术相结合(即HBC)制造出转化效率高达 25.6%的太阳能电池;
  • 2017年Kaneka公司将HBC电池的效率提升到26.7%,是目前晶体硅电池效率的最高世界纪录。



异质结电池 (简称HIT,HJT),综合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技术优势,可使用超薄硅片,无光致衰减,温度系数低,弱光响应好,工作温度特性好,背面发电增益高,是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高转换效率硅基太阳能电池。




如下左图显示,测试的PERC和HJT组件额定功率均为295W,但在实际温度工作条件下(> 40℃),HJT实际上可提供5%的功率增益(数据来源:CEA-INES)。如下右图显示,图上的效率数据是相对于室内标准效率做了归一化处理的。 图上的红色实线为基准,表明HJT组件表现优于PERC(数据来源:CEA-INES)。




Super-wire柔性导线互联技术

独特的 Super-wire 柔性导线互联技术,优良的抗隐裂性能。极端条件下非粉碎性破坏,太阳能组件依旧发电工作。